當天氣進入到秋冬轉換之際,氣溫一下熱一下冷,最常聽到一聲💥”碰”💥,磁磚因為熱脹冷縮不是翹起就是爆開,也就是俗稱的”彭共”。
昂睦在這邊提醒大家若發現磁磚有裂縫時,可先敲敲看磁磚表面,若只有一兩塊隆起破裂,進行修復即可,千萬不要這片地板或是牆壁爆光光才後悔莫及🤦♀️🤦
一般來說家中地磚隆有四大原因:
1、地磚縫隙尺寸處理不當,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太小,就容易引發磁磚層的拱起現象。
2、裝潢的時候,師傅鋪貼磁磚若整平方式偷工減料,也會造成磁磚翹起現象。
3、另外就是在貼地板磁磚時,最初鋪設的水泥地面的品質較差,磁磚的水泥與原來的地面結合度不佳,地磚隆起的問題也是很常見。
4、當氣溫變化劇烈變化時,最容易導致磁磚爆裂,無論任何品牌或是材質的磁磚都會受到熱脹冷縮影響,遇到太大的溫差變化,爆裂的情況時有耳聞。
昂睦提醒各位,若磁磚爆裂面積沒有很大的話,要趕緊找施工團隊敲破切開,否則底下的空氣產生推擠效應,一些不夠牢固的磁磚就會一直被擠壓出來,到時磁磚就像跳舞一樣🤸♀🤸,一塊塊隆起,到時修補會非常不容易喔。
要怎麼處理磁磚彭共?
昂睦處理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打掉重鋪,另一種則是局部修復,說明如下:
(一)地板磁磚打掉重鋪
當家裡遇到大面積的磁磚爆裂、隆起,也就是整個地面結構已經被破壞,如果單單只要局部修復,全部重新鋪設雖然會比較花時間、費用高一些
但是打掉重鋪,才能確保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施工水準,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作法。
如果選擇全部打掉重做,這麼浩大的工程建議昂睦多年來的經驗豐富,可視家庭需求與我們討論是要改用木紋地板或是一樣鋪設磁磚。
(二)局部修復磁磚
若發現家中磁磚只有輕微裂縫時,可先觀察地板表面,如果只有三到四塊隆起破裂,那麼趕緊進行局部修復即可,否則等到整片澎共,再請地板修繕來處理,那絕對非常劃不來。
昂睦所提供的磁磚修補技術有五大特點👍:
尤其灌注修補工法與傳統泥作工法最大不同在於灌注修補工法不需要敲除磁磚,另外除了方便針頭注射,必須切開磁磚的切割聲外,幾乎沒有噪音跟灰塵
通常只要一兩天時間就能完工,民眾不必搬家拆裝潢,施作費用也最經濟實惠
而且灌注工法最大特點就是不會有水泥,所以施工的時候,不會讓家裡灰塵滿天飛舞,不需要二次清潔
我們的施作案例
局部施工
地板重鋪
臺灣氣候溫差大,有時也有地震,磁磚膨脹爆裂問題時有耳聞,所以平時要觀察磁磚是否有隆起或輕微裂縫的現象,建議就要及早處理與補強
當您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或是臉書,拍照給昂睦專業施工團隊,讓我們搞定您家中磁磚爆裂的問題喔💪
連絡電話:03-667-0518
公司地址:300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二段8號
FJ1548RGRFG165VRGR |
地磚使用的時間久了,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桃園地磚施工翻新推薦
一、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是什麼呢
1、自爆,地磚鋪設的時間久了也會出現自曝,因為室內溫度變化導致瓷磚受到牆體的壓力,時間久了就會自爆。 新竹貼牆壁瓷磚翻修費用
2、熱脹冷縮,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夏季,不同材料的伸縮係數不一樣,牆體的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與它比起來瓷磚的伸縮性數要小很多,那麼當溫度變化時,瓷磚幾乎沒有變化,即溫度下降時牆體就會收縮,而瓷磚收縮的很慢,這就會使瓷磚被牆體擠爆。
3、粘合劑品質差,一般鋪貼瓷磚都會拿水泥砂漿為粘貼劑,將水泥與砂漿依照1比1的比例配比,假如配比不恰當,則無法達到需要的粘度,桃園壁磚隆起爆裂工程此外砂子的含土量太高或品質不達標,也會導致粘貼不牢固,從而出現瓷磚空鼓、脫落的情況。
二、瓷磚鋪貼的注意點是什麼呢 桃園外牆磁磚脫落高低不平修復
1、選購瓷磚時要確保外層包裝上面的各種標識齊全,像是型號、顏色、尺寸等等。
2、同一平面施工的瓷磚型號與尺寸必須統一,否則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美觀。 苗栗貼地板瓷磚修補推薦
3、鋪貼瓷磚以前需確保牆面平整穩固,因此需對牆面做處理,像是找平、噴水、除雜等等。 桃園磁磚凸起爆裂翻新推薦
4、鋪貼的時候必須做好各個步驟的檢查與複查,假如是大面積的施工領域,需將它分成幾個小湯圓來檢驗,正常是每50平米當做一個檢查單位。
新竹牆壁磁磚隆起翻修推薦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地磚爆裂拱起的原因,從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導致它爆裂拱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具體是哪一種?
只要依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我們在處理這種問題時,需依據它的緣由來選擇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在達到修理目的的同時避免很多麻煩,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新竹瓷磚工程收費
王蒙:我喜歡幽默 我希望多一點幽默,少一點氣急敗壞,少一點偏執極端。 從容才能幽默。平等待人才能幽默。超脫才能幽默。游刃有余才能幽默。聰明透澈才能幽默。 就是說,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鉆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拙笨難以幽默。 就是說,我希望多一點幽默,并不是僅僅為了一笑。當然也希望多一點笑容,少一點你死我活。 我更希望多一點清明的理性,少一點斗狠使氣。多一點雍容大度,少一點斤斤計較。多一點趣味和輕松,少一點亡命習氣。 也多一點語言的豐富、美(www.lz13.cn)感,乃至于游戲,少一點千篇一律,倒胃口和干巴巴。 有一種人自己不幽默也不許旁人幽默,他們太可憐了。我想起了一位外國作家的話,他說如果人群中有一個危險分子而你不知道是誰,那么請你講一個笑話,有正常反應即有幽默感的人大體是好人,而一腦門子官司,老覺得旁人欠他二百吊錢,你愈說得可笑他愈是立目橫眉,則多半是“克格勃”。 差不多! 有一種極高明的說法,是說按外國的標準特別是英國的標準,中國沒有幽默。我不太相信這種有點嚇人或者唬人的說法。一個沒有幽默的國家是難以存活的,就像一個沒有幽默的人是難以存活的一樣。毫無幽默感,誰敢跟他打交道?誰敢與他或她共同生活?他還不是早就殺了人或是自殺了? 王蒙作品_王蒙散文集 王蒙:蘇州賦 王蒙:多一種享受,多一種人生分頁:123
當我們害怕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 文/安喬Lily 01 有一個讀者在群里傾訴,他最近很苦惱:喜歡了一個姑娘,但不確定那個姑娘對自己到底是什么想法,很是糾結,到底要不要告白? 大家于是給他出謀劃策。 幾個熱心的小伙伴幾乎一邊倒地勸他:去告白啊,喜歡就要上,愛她就要讓她知道。 “我約她出來吃飯,她都不單獨赴約,還要拉個女伴……” “她說我對她的喜歡只是套路,是假扮深情……” “我不知道怎么辦了,她究竟是不是喜歡我呢?”他猶豫地問我。 我笑,如果他鼓起勇氣直接去告白,直接去問那個女孩,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所以他的問題不是姑娘喜不喜歡他,而是,他害怕告白。 害怕告白以后,被拒絕,告知自己是不被喜歡的,害怕以后連朋友都做不成,害怕連單相思都不能了……在意的越多,越在乎那個結果,就會越害怕。 我們的害怕來源于,不知道前面究竟有一個怎樣的結局,在那個強大的未知面前,我們膽怯、惴惴不安,生怕走錯一步,就蝴蝶效應地一步步錯下去。 02 然后我想到,一直學不好的英語。 中學時期,我曾經某一次考試沒有達到老師的期待,被當眾訓斥后,產生逆反心理,從此不再好好學習,由此惡性循環。 高中時期,英語學得已經很吃力,直接影響了我的高考成績,和第一名相差三四十分,幾乎都差在英語上; 大學里,英語四級考了兩次,第二次貼著及格線過了;英語六級報了兩次名,沒進考場; 考研失利,雖然專業課排在第三,可英語沒有過國家線,幾分之差被刷下來。 可以說,我一直痛恨死英語,但與其說痛恨,不如說害怕。工作焦慮的時候,我無數次做夢,夢見自己在英語考場上,奮筆疾書,可是空白的卷子上什么字跡都沒有,我努力答題,最后還是交了白卷。 如果說,我們的害怕來源于對未知的不確定性,那么再往前推進一步,我們害怕的本質,其實是擔心自己無法承受那個壞的結局。 所謂“未知的不確定性”,說到底,我們不是不知道結局,因為結局永遠只有兩種:好的和壞的。人們之所以會害怕,是先入為主地認定,自己注定會失敗,且無法直面那個失敗所帶來的后果和挫敗感。 我學不好英語,是從一開始就缺乏底氣,覺得它難,畢竟我已經被它難倒那么多年了,一旦從心理上開始畏懼、退縮,則大勢已去,即便再怎么努力也不過是裝裝樣子。 那個糾結要不要告白的讀者,他害怕告白,大抵是因為心里并無多大把握,認定一經告白一定會被拒。這樣想著,便更加反復猶豫,自信全無,扭捏之間越發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喜歡的人,進退為難。 03 我們一直誤以為大千世界里,我們一定有兩種選擇:開始,或不開始;繼續,或者放棄。 理論上是沒錯。 但事實上,所有選擇“不開始”、“放棄”的事情,你以為當下巧妙地繞開,但命運從來沒有放過你,它日后一定會換個方式重新考驗你——凡你所逃避的,必將再次挑戰你。 你因為害怕,不去告白,那么“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喜歡我”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困擾你,直到下一段,下下一段親密關系,你都會遇到這類問題; 我因為害怕,不去好好學英語,那么“我英語超級爛”就會在日后反復影響我,直到我考研慘敗,直到未來我或許還會因為英語而錯失什么外派學習的機會…… 我們因為害怕,放棄的那部分可能性,那個世界對我們大門緊閉,但它沒有消失,恐懼如影隨形,它一直提醒著我們,自欺欺人是徒勞。 所以你看,我們其實是沒有選擇的,你只能選擇開始,勇敢地往前邁出那一步,直面你的恐懼。 04 小的時候,我很怕黑。怕到屋里即便開著燈,也不敢走到窗子邊,伸手去關窗戶。 我怕,漆黑的外面蹲著一只巨大的怪物,只要我把手一伸出去,它就會張開血噴大口,把我的手臂咬斷。 后來爸爸跟我說,你越怕什么,就越要走近了,把它瞧個明白,看個仔細,當你看到它是一個確切的實體,反而就不怕了。 是的,后來我知道了,我所害怕的那只怪物,只是窗戶外面在月光下搖曳的樹葉的影子。 我們害怕,是因為從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會失敗,但實際上,是否真的如此呢? 顯然不。好的,和壞的結局,概率其實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如果那個讀者去告白,他的成功率和失敗率是一樣的,但導致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如果不告白,他便永遠不會知道對方喜不喜歡自己,機會不會等人,愛情也不會等人,你不給自己機會,就等于給別人機會。 如果告白,失敗了呢,這個結局是否真的可怕到無法接受?不是的,這個結局其實一早就在那里,只不過,你讓自己更清醒直觀地去面對它。 如果告白,成功了呢,當然沒話可說,這是你最期待的結果,但其實這個結局也是一早就寫好的。 你害怕的事情,其實結局一早就已經在那里了,不管是好還是壞,所謂“未知的不確定性”根本不存在,所有恐懼皆是虛妄。 所以,別怕,你的害怕只是一個泡沫,去行動、去開始,就是戳破它的那根手指。去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去直面你的恐懼,去把未知變成現實,把那二分之一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泡沫破碎,一個更清晰的世界,逐漸顯形。 好的結局,我們欣然接受,如愿以償。 壞的結局,也不急,來日方長,怕什么前途險阻,當我們不再恐懼,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后,一切努力就都有章可循,朝著更好的自己慢慢前行。 不要害怕自己不聰明,也不要害怕做一個努力的普通人 你不必害怕明天,路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不要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所有的開始分頁:123
一位副省級領導寫給年輕干部的仕途感悟:低處的高度 文/ 謝亦森 我們贊美山谷中蒼勁挺拔的大樹,因為它在低處汲取著大地的營養,托舉著昂揚向上的蓬勃生機。 我們贊美遼闊壯觀的大海,因為它在低處接納著無數大江小河,匯聚成奔涌向前、氣勢磅礴的強大力量。 我們不能不贊美那些成功而高潔的人生,因為他們居高而不傲,始終身處“低處”堅守著信念、保持著本真,涵養著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 一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所謂高處,包括事業成功、名利雙收等美好,更包括當士兵的想成為將軍、當演員的想成為明星、搞科研的想成為院士、經商的想成為富豪、當公務員的想成為領導等人生目標。為達到這種種“高處”,多少人登攀不止奮斗不息,留下了多少跌宕起伏的悲喜故事。 我們秘書也不例外。盡管當秘書不能求當官,但希望在領導身邊鍛煉成才,將來登上政治舞臺干一番事業、為社會作一份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無論如何沒有錯。正因如此,我們默默無聞而又堅韌不拔地忙碌著、奮斗著、奉獻著,期待登上高處的那一天。 是啊,高處有無限氣派——云蒸霞蔚,峰巒起伏,一覽眾山小;高處有無限榮耀——出名出彩,萬眾矚目,無處不風光…… 那么,一旦抵達高處,又將如何呢? 二 似乎,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有人為職位所累,雖位高權重,叱咤風云,但重任在肩,如履薄冰;有人為聲名所累,雖大紅大紫,名噪一時,但周旋應對,疲于奔命;有人為金錢所累,雖盆滿缽滿,富甲一方,但樹大招風,擔驚受怕…… 難怪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當你站在低處時,想站到高處;當你達到一定高度時,又有更高的追求;當你站到更高的高處時,才猛然反應過來:站在低處是多么地幸福! 我本人對此就有切身感受。感謝組織培養和信任,由一個普通的小秘書而成為科級、縣級干部,再到地廳級干部,可以說是“步步登高”了。但每登高一步,壓力就增加一層,被各種各樣的任務指標催逼著、各種各樣的眼光和議論包圍著、各種各樣的欲望和利益誘惑著,總覺得不輕松、不自在,活得很苦很累,這才省悟:所謂高處不勝寒、無官一身輕、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確言之不虛啊! 我相信,有此感受的絕不僅我一人。 由此說來,當初的出發原本就是錯誤?人們會因此而放棄對“高處”的向往和追求? 當然不。關鍵在于,當你抵達高處時怎樣做,怎樣對待面臨的一切。 三 在2013年6月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引用了一個典故,以教育黨員干部要謙虛謹慎,節儉簡樸。典出《左傳?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意思是說,春秋時期,宋國上卿正考父三次受到重用,但一次比一次誠惶誠恐,第一次是彎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時我總順著墻根走,也沒有人敢侮辱我。不管是煮稠粥還是稀粥,都是在這個鼎里,只要能糊口就行了。 這個事例發人深思。正考父所到達的位置高不高?當然很高。但他絲毫沒有得勢張狂、極盡榮華富貴的樣子,而是始終保持謙卑的人生態度和簡單的生活方式,即低調、低微的姿態。 類似的例子還有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以其名下資產466億美元而榮居世界富翁首位,所到達的“高度”當然令人吃驚。但更加令人吃驚的是他簡樸的生活方式:沒有私人飛機,公務旅行從來不坐頭等艙而坐經濟艙。當被問及為什么這樣做時,他居然反問:“頭等艙和經濟艙難道不是同時到達目的地嗎?”他衣著簡樸,不講究名牌;對打折商品特感興趣,不愿為停車方便而多花幾美元。而他在另一面卻慷慨大方:微軟員工的收入都很高,出現了一大批千萬、億萬富翁;熱心慈善事業,甚至宣稱在有生之年要把95%的財產捐給社會。何以如此?因為他嚴格約束自己,不愿因為有錢而改變自己的本色,有言為證:“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過分享受,你將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而我希望過普通人的生活。” 這兩位名人的共同點是:到達了事業的高處,而自愿置于為人處世的低處,從而贏得了人生的另一種高度。 低處的高度,展示著高遠的精神境界、高超的人生智慧,所以它高得純粹,高得久遠。 四 正考父、比爾?蓋茨或許離我們太遠。其實,在黨員干部隊伍中,這樣的人和事也不勝枚舉。在基層黨政機關工作的秘書,也耳聞目睹了許許多多這種保持平民本色的動人故事。 我曾服務過的一位地委書記就屬于這種人。不擺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等也許算不上特別,“特別”的是他的生活舉止顯得有點“另類”。本來,像開車門、撐雨傘、提包拎杯這類雜事都是由秘書做,但他一直堅持自己做;起草講話稿,他一般都是自己動筆寫,或擬個提綱然后現場發揮;他不喜歡別人盛飯夾菜、不喜歡前呼后擁、不喜歡迎來送往等,處處呈現出討厭繁文縟節、不愿被人伺候的鮮明個性。當被問及為何這樣做時,他淡淡一笑:“這有什么?本自百姓來,還回百姓去,沒什么好顯擺的。”他這樣做或許只是性格使然,但反映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骨子里的樸實與真誠。難怪群眾會這樣評價:當官不像官,百姓最喜歡。 是的,這是領導干部應有的本色。當年,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登上“高處”、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橫空出世的時候,發自西柏坡的“兩個務必”——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像一聲響亮的警鐘,穿越茫茫時空,震徹千山萬水,一直鳴響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心頭。 也有人遺忘,因遺忘而迷失。居地位之高,行品位之低:或目空一切,盛氣凌人,慣耍老爺作風,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或狂妄自大,唯我獨尊,老子天下第一,聽不進不同意見;或驕奢淫逸,揮霍浪費,甚至見利忘義,化公為私;或嘩眾取寵,爭名奪利,抬高自己,壓低他人……其結果,不僅自損形象,敗壞風氣,而且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這就應了聯邦德國前總理舒爾茨的一句話——當被記者問及從前當泥瓦匠和如今當總理有何異同時,他答道:“二者職責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站在高處,不能頭暈。” 說得多好!高處頭暈,就會有粉身碎骨的危險。 五 當秘書,同樣要警惕“頭暈”。 秘書雖然不是官,不掌握實權,但因為處于領導左右的特殊位置,肩負參謀輔政的特殊使命,實際上也處于特定意義的“高處”。并且,在很多人心目中,秘書就是領導的代表和化身,因而熱情逢迎,禮敬有加。 對此,秘書又該作何反應? 我們接觸過從中央到地方的很多秘書,同時我們自己也是秘書,應該說,絕大多數秘書頭腦是清醒的,是能夠把握好分寸的。當然也有例外。 數年前我任秘書長時,曾隨同本市黨政代表團前往某發達省份考察學習。因該省一位主要領導是我們家鄉人,市領導要我與其秘書S聯系,意欲前往拜訪該省領導,并請其支持家鄉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誰知,N次打S秘書手機,不接;又N次發短信,亦不回。只好硬著頭皮找到他辦公室,話沒說上三句,他就揮揮手說:“沒空!沒空!領導很忙!”我哀求道:“麻煩您通報一下好嗎?實在沒空就……”他眼珠一瞪打斷我:“沒聽見我的話嗎?你們不要給領導添麻煩好不好?” 盡管我們后來通過其他方式聯系上了該領導,并受到熱情接待,S秘書也委婉地表示了歉意,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傲慢生硬,或許出于心情不好,或許領導的確很忙,但無論如何,對其本人形象及領導形象都是有害的。聯系到本單位秘書人員思想作風上存在的不足,我們加強了對秘書人員的教育管理,并專門制定了“六要六戒”的行為守則:“要虛心好學,戒驕傲自滿;要低調內斂,戒狂妄自大;要禮貌待人,戒傲慢無禮;要從善如流,戒剛愎自用;要謹言慎行,戒狐假虎威;要艱苦樸素,戒貪圖享受”,并從我這個“首席秘書”做起,以上率下,言出必行。實施之后,本單位秘書隊伍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受到領導肯定和基層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實踐證明,無論從加強秘書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來看,還是從秘書個人的成長進步來看,把自己放在“低處”,都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六 我們贊美山谷中蒼勁挺拔的大樹,因為它在低處汲取著大地的營養,托舉著昂揚向上的蓬勃生機。 我們贊美遼闊壯觀的大海,因為它在低處接納著無數大江小河,匯聚成奔涌向前、氣勢磅礴的強大力量。 由此,我們不能不贊美那些成功而高潔的人生,因為他們居高而不傲,始終身處“低處”堅守著信念、保持著本真,涵養著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 正所謂:樹低成材,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低處的高度,只屬于智者。 低處的謙卑最受益。這個世界上少有笨人,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再高的文化水平、再強的工作能力,也別自我感覺良好。不夸夸其談,不自以為是,不隨意貶低非議他人,以求教的姿態、商量的口吻說話,總會有意外的收獲。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有過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無所知。”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他是以謙遜的姿態向別人請教,汲取別人的智慧。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街頭、廣場、運動場、商場度過的,向人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中得到啟發和教益,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 低處的謹慎最安全。獲得任何成功,威不可耍盡,福不可享盡,一切以小心謹慎為妥。更何況,成功之得,固然與本人的天賦與努力有關,更與組織培養和環境、機遇有關。作為黨員干部,認識到這一點尤為重要。越是春風得意,越要放低身段,勤勉為事。南宋呂本中在其著作《官箴》中說:“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至理之言,值得謹記踐行。 低處的寬容最強大。多看他人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可以取長補短,還可廣結人緣。不斤斤計較,不爭強好勝,不爭名奪利,不四面樹敵,可以保持心態平和,自得其樂。即使對有不同意見的人、反對過自己的人,也未必非要針鋒相對、一決雌雄,而可用寬容之心化解恩怨。美國前總統林肯在任時,曾與他的政敵交朋友,引起有關官員不滿,認為總統應該運用權力去消滅他們。林肯卻十分溫和地說:“當他們成為我的朋友時,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寬廣的胸懷和高超的策略,正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 低處的隱忍最聰慧。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有知識而不顯擺,有才華而不張揚,該內斂時則內斂,該出手時就出手,方為明智之舉。清代詩人沈德潛才華橫溢,盛名遠播,深得乾隆皇帝恩寵,每有詩作必請其潤色。但他好炫耀、愛虛榮,常對他人宣稱乾隆哪首詩是他修改的、哪首詩是他代寫的,甚至把代寫的詩收入自己的詩集。后來有人告發,乾隆聞知大怒,雖沈已去世幾年,仍親筆降旨追奪其官銜,還把他從墳里挖出來鞭尸。其可悲可憐,足以讓世人警醒。 總之,習慣“低處”的站位,反而顯高;習慣“高處”的站位,反而顯低。做人是這樣,當秘書是這樣,當領導也是這樣。 當然,低調不能流于做作、偽裝。一切出于內心的凈化和修煉,持一顆平常心、感恩心、進取心,低調做人,踏實做事,才能抵達光輝的頂點。 (本文來源:《秘書工作》2015年第6期,作者: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 謝亦森) 一個26歲準新娘對婚姻的7點感悟 24條很有哲理的人生感悟 一位學霸從小學到博士的92條學習感悟 百歲老人人生感悟,只有九句話分頁:123